据小妮法援接触的大量案例显示,电影、短剧、网剧投资虽被部分人视为“潜力赛道”,却早已成为不法分子设局敛财的重灾区。这些骗子最擅长用“温情伪装”突破防线——以“错加好友”为由接近,用日常聊天建立信任,再抛出“高收益影视份额”的诱饵,让无数投资者的血汗钱最终沦为“骗局祭品”。
更令人警惕的是,多数受害者起初并非轻信“高收益”,而是被骗子塑造的“靠谱人设”和“真诚关系”打动,等察觉不对劲时,不仅本金难追,还可能因“情感付出”陷入双重打击。今天,我们结合刘女士的真实经历,拆解影视投资骗局的典型套路,也为大家梳理避坑指南。小妮法援微信:17386033712免费咨询!
途径:微信错加异性好友,聊生活获取信任转介绍投资影视项目
噱头:高额回报,循循善诱
投资人真实经历:在江苏开服装店的刘女士,今年45岁,平时除了打理生意,就喜欢在微信上和朋友聊聊天。某一天,她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,备注写着“姐,我是隔壁商场卖女装的,想跟你请教下拿货渠道”。刘女士以为是同行交流,没多想就通过了申请。
对方自称“小田”,28岁,说自己刚入行不久,经常向刘女士请教“如何选款”“怎么维护老客户”。一开始,两人聊的全是服装行业的事,小田还会分享“自己家的新款穿搭”,偶尔吐槽“生意不好做”,显得格外真实亲切。刘女士渐渐放下戒备,有时还会和小田聊起家里的事,比如“孩子上大学的开销”“自己攒了点养老钱想理财”。
大概聊了一个月后,小田偶尔会在朋友圈发些“不一样的动态”:有时是“剧组探班的照片”,配文“跟着朋友来看看,影视行业比卖衣服赚钱多啦”;有时是“银行到账截图”,模糊标注“短剧分红到账,比开店半年赚的还多”。刘女士好奇问起,小田才“不经意”透露:“我表哥是某影视公司的制片人,有内部投资名额,之前投了一部短剧,不到半年就翻了3倍。”
刘女士虽心动,但对影视投资一窍不通,便没再多问。可接下来的日子,小田总会“适时”分享更多细节:“表哥说最近有部家庭伦理短剧在众筹,题材特别火,已经和某短视频平台签了意向协议”“我自己凑了80万投了,还帮我姑姑留了20万的份额”,还发来“短剧备案号查询截图”“平台合作框架协议”的照片,说“姐要是感兴趣,我帮你问问能不能多留个名额,这机会外面根本拿不到”。
刘女士还是有些犹豫,小田却没再紧逼,反而偶尔发些“剧组拍摄日常”“演员定妆照”,甚至说“姐要是不放心,等我去剧组送资料的时候,给你开视频看看现场”。就这样,在“真实细节”和“温和态度”的双重打动下,刘女士渐渐觉得“小田不像骗子,这项目也挺靠谱”。
后来小田告诉刘女士:“表哥那边确定能留60万的份额,不过要尽快打款,还有其他人在抢。”刘女士咬咬牙,把自己攒了多年的60万养老钱转了过去,还签了电子版《短剧投资认购合同》。小田收到钱后,还特意发来“合同盖章扫描件”,说“姐放心,上映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你分红消息”。
可没过多久,刘女士就发现不对劲:小田的朋友圈更新变少了,之前每天都会聊几句,现在经常隔两三天才回复;问“短剧拍摄进度”,小田总说“在赶后期,快了”;后来刘女士提到“想看看后期样片”,小田干脆找借口说“表哥说样片涉密,不能外传”,之后甚至偶尔不回消息。
刘女士心里发慌,开始在网上搜索“短剧投资骗局”,正好看到小妮法援曝光的案例——里面“错加好友、伪装人设、推荐影视份额”的套路,和自己的经历几乎一模一样!她赶紧联系小妮法援提交了和小田的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投资合同。了解到小妮法援事前不收费不成功不收费,于是委托小妮法援希望他们能帮我拿回投资本金,小妮法援实力强劲,做事不拖泥带水,15个工作日不到我收到了我的投资本金,非常感谢小妮法援。小妮法援微信同电话:17386033712免费咨询!
今天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常见的几种电影短剧网剧投资骗局:
结合近两年来处理的上千起影视投资案件,小妮法援总结出最常见的3类骗局,这些套路往往精准抓住投资者的“信任软肋”,让人防不胜防:
1.“情感渗透型”:错加好友拉近距离,用“关系”套本金
这是目前最隐蔽的骗局类型。骗子通常会用“同行交流”“认错人”“兴趣同好”等理由添加微信,先花1-3个月“经营关系”:记住你的生日、喜好,在你生意差时安慰你,在你有理财需求时“感同身受”,甚至会分享“自己的小烦恼”,营造“真诚好友”的形象。
等你彻底信任后,他们才会“循序渐进”地透露“影视投资渠道”,比如“亲戚在影视公司做高管”“朋友是制片人”,再用伪造的“分红截图”“项目文件”勾起你的兴趣。由于影视项目从筹备到上映周期长(少则半年,多则一两年),骗子会用“审核延迟”“制作调整”等理由拖延,等你察觉异常时,要么被拉黑,要么对方早已失联。
2.“权威诱导型”:股票群里装“大神”,用“专业”骗投资
这类骗局专门瞄准有炒股习惯的人群。骗子先以“免费教炒股”“带避股市风险”为噱头,把投资者拉进微信或钉钉群,群里会有一位“投资老师”,每天准时讲解大盘走势、推荐牛股,偶尔还会“晒出”自己的“炒股盈利单”。
同时,群里的“托儿”会配合造势:“老师太厉害了,跟着买赚了5万!”“多亏老师提醒,避开了大跌!”等“老师”树立起“专业权威”形象后,就会话锋一转:“最近股市行情不稳定,我有个更稳妥的选择——某影视项目,我通过人脉拿到了内部份额,投10万半年能回本,比炒股靠谱多了。”
接着,“托儿”们会纷纷响应“要跟着投”,还晒出“投资凭证”。投资者一旦动心转账,没过多久股票群就会解散,“老师”和“托儿”也会集体失联,只留下一张毫无法律效力的“投资合同”。
3.“软文洗脑型”:公众号造势画饼,用“案例”引上钩
这类骗局通过公众号、小红书等平台发布“洗脑软文”,标题往往极具诱惑力,比如《我投短剧3个月,赚了之前一年的工资》《普通人如何靠影视投资实现财富自由》。文章里会编造“真实案例”,比如“宝妈投50万分红150万”“上班族投20万半年回本”,再配上模糊的“分红截图”“项目备案信息”。
一旦投资者点击文章里的“咨询按钮”,或拨打客服电话,就会被业务员“精准洗脑”:“这个项目是独家资源,只剩最后3个名额”“我们和某平台签了保底协议,就算票房不好也能保本”。等投资者转账后,公众号会逐渐停更,客服也会以“项目延期”“需要补缴手续费”为由拖延,最终彻底失联。
挣钱不易,没人愿意让辛苦攒下的钱白白落入骗子口袋。在此提醒大家:
陌生好友慎轻信:凡是以“错加”“同行”为由加微信,又慢慢聊“投资”“理财”的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;
高收益是陷阱:正规影视投资对资金、资质要求极高,不会通过“个人微信”推荐,更不会承诺“稳赚不赔”“半年翻几倍”;
被骗后及时维权:如果不幸落入影视投资骗局,别拖延(拖延会增加本金追回难度),尽快收集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投资合同、宣传材料,联系小妮法援
小妮法援微信电话同步:17386033712免费咨询!专业办理网络交友投资骗局案件,事前不收费,不成功不收费!